■诺奖得主、院士等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线上线下4000多人参加
■省政府与中科院签署共建南京麒麟科技城协议
■颁发金陵友谊奖、合作项目奖
■南京创新“四张图谱”:基因图谱历久弥新、生态图谱系统绘就、活力图谱精彩呈现、合作图谱激荡人心
本届创新周采用现场活动与在线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嘉宾线上线下参加大会。法国前总统奥朗德,英国前首相卡梅伦,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新加坡贸工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联盟主席理查德·罗伯茨,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氧化氮之父”弗里德·穆拉德,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沈向洋,香港大学校长张翔等嘉宾通过视频参加大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市政协主席刘以安、市委副书记沈文祖,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聂宏,“两院”院士方成、张光义、陈洪渊、贲德、郑有炓、邬江兴、都有为、赵淳生、陈鲸、邢定钰、祝世宁、张全兴、黄锷、王广厚、缪昌文、何友、邹志刚、郭子建、谭久彬、蒋剑春、王金龙、常进、沈洪兵、任洪强,外籍院士燕红、金双根、白勇等嘉宾在南京主会场出席。
南京创新周是南京重点打造的创新品牌活动,旨在汇聚全球一流人才、创新企业、科研机构等资源要素,不断扩大南京开放合作创新的朋友圈,提升“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建设水平和全球影响力。2020南京创新周是第二届,以“读懂城市创新”为主题,重点聚焦高价值创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紫金山创新大会通过“感知南京”“拥抱世界”“共创未来”三个篇章,解读南京创新实践、分享城市创新理念、探讨共同发展愿景。
白春礼在致辞中说,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是主动对接国家新一轮创新体系布局,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的“关键一招”,是具有远见卓识的高明之举。当前,中国科学院正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一项重要目标就是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这与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的思路高度契合。中科院在南京的创新资源集中,有7家整建制分支研究机构,希望双方共同努力,发挥中科院科教融合特色优势和南京创新生态优势,推动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分支机构和转移转化平台的协同发展,在新一轮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张敬华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位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南京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冲击。面对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大挑战,南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定向,积极求新求变,广泛聚智聚力。线上线下同步举办2020南京创新周,就是希望通过这场特别的云端相约、创新峰会,向世界传递科技战疫、共克时艰的南京声音,发出携手创新、共赢未来的南京邀请。
“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开放合作势所必然。”张敬华说,面向未来,南京愿秉承科技创新共同体的理念,与来自全球各地的科学家、企业家一道,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共同演绎科技创新的时代交响,携手开创繁荣发展的美好明天。
马秋林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大会开幕表示祝贺。他说,江苏是实体经济大省、科教人才大省,近年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扎实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南京具有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和矢志不渝的创新追求,创新已成为南京的显著标识和靓丽名片。希望南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创新资源集聚、平台载体建设、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开放合作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取得更多成果,当好新时代全省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张敬华为竹内亮等15位金陵友谊奖获奖者颁奖,龙翔、刘以安为15位合作项目奖获奖代表颁奖,沈文祖向本届创新周主宾国新加坡驻沪总领事蔡簦合、法国驻沪总领事纪博伟赠旗。
大会以视频形式召开,江北新区、各区设分会场。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省科技厅厅长王秦、省工信厅厅长谢志成、省外办主任费少云,14所所长胡明春、28所所长毛永庆,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洪浩、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为东、省人社厅副厅长顾潮,芬兰驻沪总领事何朗明、德国驻沪总领事欧珍、挪威驻沪总领事尹克婷,市委常委、副市长,省市有关部门、各区,在宁高校院所负责同志等在主会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