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境外确诊病例也不断攀升。新冠病毒防疫期间,用什么消毒剂有效,如何做到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
- 1理论上说,“所有的消毒剂都可以杀灭新冠病毒”是正确的。病毒本身十分脆弱,与消毒剂接触时,只要时间足够久,一定会失活。但受限于接触时间和消毒剂浓度等条件,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消毒剂都可以使其灭活,真正做到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
- 2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诊疗方案中推荐的乙醚、乙醇、氯仿等脂溶剂是通过使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变性,并破坏病毒的脂包膜结构来杀灭新冠病毒的,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则是通过深度氧化病毒达到消毒的目的。世卫组织推荐的手消毒配方与我国推荐的消毒剂作用机理相同。

所有的消毒剂都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吗?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五版)》中建议的消毒剂有哪些?是否又都能杀灭新冠病毒呢?
要了解如何杀灭病毒,首先需要理解病毒感染人的机制。当病毒接触人的粘膜时,病毒表面的蛋白质会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达成识别后病毒进入细胞,开始复制增殖,人就被感染了。幸运的是,病毒本身十分脆弱,很容易被强氧化剂攻击而消灭,另外病毒表面的蛋白质也十分容易变性从而失去活性。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中对于灭活新冠病毒的建议为: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C 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这其中,紫外线、热,以及乙醚、乙醇、氯仿等脂溶剂是通过使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变性,并破坏病毒的脂包膜结构来杀灭新冠病毒的,而含氯消毒剂(主要是以次氯酸为主要活性成分)和过氧乙酸则是通过深度氧化病毒达到将其杀灭的目的。我们把使用医用酒精、消毒剂的方法称为化学消毒法。不过对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化学消毒法都可以杀死它。不要把酒精大量喷洒在婴幼儿和成人身体上,防止酒精过敏。84消毒液是一种常见的含氯消毒剂,被广泛用于旅游、宾馆、家庭等卫生消毒。可以肯定的是,84消毒液是能够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的。但是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在使用的时候应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皮肤,还应按说明书上的比例稀释以后才使用。而且84消毒液有一定的腐蚀性,好不要用于衣物消毒,特别是与皮肤接触的内衣消毒。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消毒剂使用指南的通知中关于含氯消毒剂的知识:以有效氯计,含量以mg/L或%表示,漂白粉≥20%,二氯异氰尿酸钠≥55%,84消毒液依据产品说明书,常见为 2%~5%。 适用于物体表面、织物等污染物品以及水、果蔬和食饮具等的消毒。 次氯酸消毒剂除上述用途外,还可用于室内空气、二次供水设备设施表面、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 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0mg/L;疫源地消毒时,物体表面使用浓度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0mg/L;室内空气和水等其他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适用范围比较广,其中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过氧乙酸这三类是代表物质,一定要在稀释后使用。
二氧化氯:适用于一般物体,以及环境表面的消毒、餐饮具、医疗防疫等。过氧化氢:物体表面消毒:用原液 (按厂家说明) 喷洒,擦拭或浸泡物体表面,作用 20 分钟。有没有一种消毒剂既适用于物体消毒,又对人体没有伤害?



识别二维码购买 随时随身防疫

疫情尚未结束
防疫不可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