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正宏团队揭示乙肝病毒通过调节CD8+T细胞胸腺发育诱导免疫耐受的新机制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可发展为急性或慢性乙肝,急性乙肝表现出自限性,可在数月内康复;而慢性乙肝患者几乎终身携带病毒,且会继续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病,严重危害生命安全。
耶鲁大学陈斯迪实验室发现一种增强攻击肿瘤T细胞的方法
北京时间2022年3月11日,美国耶鲁大学遗传学副教授陈斯迪实验室在《细胞—代谢》杂志上发表论文,报道发现了一种增强攻击肿瘤的T细胞的方法。
LNP递送mRNA进行体内基因编辑治疗,持久性如何?
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大大加速了基因治疗的快速发展,为许多原本无药可医的遗传疾病带来了巨大的希望。
上海药物所徐华强课题组合作破解甲酰肽受体模式化识别甲酰肽的保守机制
甲酰肽是一类在氨基末端(N末端)具有甲酰化甲硫氨酸的多肽分子,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甲酰肽受体(FPRs)家族作为一类模式识别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GPCR),能够特异性识别来源于入侵病原体或宿主受损线粒体中的甲酰肽,在人体固有免疫中扮演重要角色。
田志刚院士:吹响NK细胞的冲锋号!
“NK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是肿瘤的‘天生杀手’,是最先到达战场的免疫细胞!”田志刚院士分享了一项发表在《柳叶刀》上的前瞻性研究,指出了NK细胞在抗肿瘤领域的重要性。
Science子刊:武汉大学田间课题组开发出一种新型口服胰岛素纳米制剂
近日,Science杂志子刊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药学院教授田间课题组在胰岛素口服递送方面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设计并发展了一种基于耐酸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口服胰岛素纳米制剂,它可以有效克服胰岛素口服吸收的多重屏障,显著提高了胰岛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启动“新巢计划” 可通过基因筛查200余种严重遗传病
近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启动一项“新巢计划”,发布了新生儿单基因遗传病筛查方案,其筛查范围更大。
港大研究:新冠病毒可致男性患者睾丸萎缩、生育能力下降,康复后仍受影响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能会造成男性患者性腺机能减退及生育能力下降,患者康复后依然受到影响。研究结果已被接纳在医学期刊《临床传染病》发表。